能源转型 | 生态文明建设的呼唤

媒体关注
2020.9.5

你可能不知道,全世界每天有75个物种灭绝,每小时有3个物种灭绝;今年春天的冰雪解冻期比150年前提前了大约9天;去年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仍处于历史高位,达到330亿吨;2018年全球平均海平面比1993年的平均值高出了81毫米……

 40年生态发展历程 

改革开放的40年,是经济腾飞的40年,也是生态从良好、恶化到总体好转波浪式变化的40年。我国的生态保护战略从改革开放初期的“有水快流”、“靠山吃山”,发展到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。早在1956年,毛泽东主席就发出了“绿化祖国”的伟大号召;1965年至80年代初,经过了16年连续施工,海河流域初步形成了完整的防洪、排涝体系,旧貌换新颜;改革开放后,经济快速发展的巨大能耗加剧了生态的破坏。上世纪90年代,“可持续发展”掀起了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浪潮;2000年以后,“跨世纪行动”、“零点行动”、“向污染宣战”、“蓝天保卫战”等,均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环保号召。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发展理念,正是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思想引领。

发展与能耗的平衡 

能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,能源生产消费与生态文明建设密切相关。随着工业社会的发展,我国已经成为世界能源生产和消费的第一大国。生产和消费的扩大使得国内能源需求不断增长,能源短缺以及能源利用过程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,成为制约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因素。近几年,雾霾天气的肆虐,洪涝灾害的频发,垃圾围城的困扰无一不宣告着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已经迫在眉睫。生态文明的建设不仅关系美丽人居环境,更关乎民族的未来。2013年5月24日,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强调,生态环境保护是功在当代、利在千秋的事业。真正下决心把环境污染治理好、把生态环境建设好,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,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。

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 

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,要从根本上缓解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,并不是单纯减少能源的消耗,而是要开发新的清洁能源,提高经济绿色化程度。在科技创新推动绿色发展的浪潮中,光伏产业顺势而为成为新能源中的一匹黑马。农光互补、渔光互补等丰富的应用模式,可以因地制宜、形成新的绿色支柱产业;异军突起的BIPV则可以实现定制化设计、现场装配式施工,让清洁电力持续增效。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,用之不觉,失之难存。我们需要牢固树立生态优先、绿色发展的导向,持续打好蓝天、碧水、净土保卫战,同筑生态文明之基,同走绿色发展之路。